三大主流媒体发布同和研究院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述评

强国号、《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发布文章,充分肯定了同和研究院杨宝明博士团队的理论创新和全球碳中和的第三条路径。
首页 动态 研究院动态 三大主流媒体发布同和研究院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述评

三大主流媒体发布同和研究院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述评

强国号、《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发布文章,充分肯定了同和研究院杨宝明博士团队的理论创新和全球碳中和的第三条路径。

三大媒体.png


众所周知,目前的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是基于欧美国家提出的生产者责任制,由生产地区承担区域内所有碳排放的核算责任。在目前的全球化体系中,发展中国家承担了大部分生产制造,像中国就是世界制造工厂,工业化进程必然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而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已完成了碳达峰,碳排放量自然下滑。发达国家一方面享受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商品,又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中国巨额碳排放,甚至推出碳关税要收中国产品的碳税。将污染留在中国,道德上指责中国,经济上还要收中国的碳税,如此不公平的生产者责任原则亟需拨乱反正。

 图片4.png

从30 多年来国际社会碳减排实践演进过程来看,无论碳税、碳排放权无法胜任全球碳中和的目标是个不争的事实。2023年已经成为全球最热的一年,极端气候愈发频繁,IPCC的控制全球升温不超过1.5度的目标马上要被突破。 

同和研究院杨宝明博士重新审视了全球碳中和的经济学基础理论,针对温室气体这类跨时空外部性、超大规模复杂公共物品,提出全新的公共物品基础理论;并基于消费者负责制,利用数字化工具、市场化机制确认碳排放责任,并创建碳排放的标准化抵消品市场——负碳碳市场,将碳排放、碳清除进行匹配,更高效、合理地实现碳排放社会成本的内部化。杨博士提出的基于CELM的“碳票管理系统CTMS+’负碳’碳市场NCTM”1+1全球碳减排解决方案,为国际社会提供一条全新的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刘兴华认为,这种可贵的思想理论探索和实施方案设计,将为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开辟新的理论研究领域,探索新的制度机制设计路径。这无论是对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机构,还是对企业和消费者,都会有重要启示。碳中和时代的来临,中国完全有机会借助理论的创新和新能源技术、特高压技术的领先优势,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承担更大的责任,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三大媒体1.png